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2 道试题
1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中记载了一段话:“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专制政体逐步确立B.体现法家赏罚分明的理念
C.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君权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2022-06-0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研究表明,周代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神的权力,像金字塔式按不同的等级阶层,分配到上至王公下至士手中,“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C.王室完全掌握神权D.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2022-05-30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温州中学、金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据《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周文王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
A.周初统治者秉持敬天保民B.中国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分封制助推自然资源保护D.周天子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家臣“为主尽忠”的意识很强,奉行“只知其家,不知其国”和“不知贰命”的原则。这说明在西周时期(       
A.国家治理具有“家国同构”的色彩B.儒家“忠孝仁义”等观念社会影响广泛
C.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2-05-28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分封制与宗法制实现了结合B.君主专制权力有所强化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有所缓和D.贵族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6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百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央集权制度的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现连续性
C.分封制度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君主均是天下共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商代,商王把“神明”作为信仰,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牢牢地将“权、势、术”演绎着。西周时期,周王为大宗,通过大量的封藩建卫来巩固其统治,同时把以血缘文化为体系的“礼”文化传播于王朝之内,这些现象反映出商周时期(       
A.以德治国理念不断成熟B.宗法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王权政治色彩较为浓厚D.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走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殷墟卜辞中有“王臣”的记载,有的是商王的私兵,有的是协助商王占卜活动。西周前期的“王臣”仅限于都城附近活动,后期的“王臣”扩大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商周时期“王臣”范畴的变化表明(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B.商周时期祭祀文化盛行
C.“天下共主”理念的凸显D.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春秋时期由孔子编订成册。《诗经》中多次出现“君子”一词,如《诗经·大雅·嘉乐》中歌颂周王:“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据此叙述正确的是
A.《大雅》是国王和诸侯用于重大典礼的乐歌
B.《诗经》中只有贵族阶层才能被称为“君子”
C.对周王的歌颂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D.《嘉乐〉中的“君子”就是孔子想培养的“君子”
2022-05-23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是根据《春秋经传》所整理的世族延续的分类情况(单位:家)。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宗法观念濒临崩溃B.政权更迭较为频繁
C.世家贵族渐趋衰落D.官僚政治逐渐确立
2022-05-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