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2019-11-08更新 | 458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D.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3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军政财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2019-10-18更新 | 36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4 . 下列哪项不是宋太祖的政治措施
A.加强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设通判分地方州府权力
D.任用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5 .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甲说、乙说B.甲说、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
2019-01-30更新 | 2786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2019-01-30更新 | 2610次组卷 | 61卷引用: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2019-01-30更新 | 335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通判负责监督
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政赋税,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政赋税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2018-01-03更新 | 319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苏辙在《唐论》中称:唐太宗将天下之兵,分布在八百多个兵府内,在关中设置五百个兵府,在地方和边疆则设置了节度使,让其手握重兵,这一制度使到朝内大臣不敢政变,地方将帅不敢叛乱,四境夷狄不敢犯边,是最好的制度。苏辙文章实质上是对北宋出现的哪一政治现象的评论
A.重文轻武B.守内虚外C.重本抑末D.兵将分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