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B.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C.政府机构趋向精细D.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2022-08-03更新 | 476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行政中枢是一个王朝行政的核心。下列各项中描述宋朝行政中枢的是
A.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被削弱
B.确立三省六部制,职权分工明确,彼此相互制约
C.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分宰相权力
D.设立军机处,使其成为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人邵博在《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古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日:“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随后,宋太祖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B.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C.依决策程序分割相权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4 . “南渡明宰”余端礼是衢州市的历史名人。据其墓志铭记载:“……召为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改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除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由材料可以判断余端礼生活在
A.汉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元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通考》载:“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文中的“太祖”是指
A.汉太祖刘邦B.宋太祖赵匡胤C.元太祖铁木真D.明太祖朱元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宋朝改为让三司使脱离宰相控制,总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三司使的权力
B.分割宰相权力以加强皇权
C.解决宋朝财政困难
D.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长编》载:“上(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参知政事。’乙丑,以枢密直学士等为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据此可知北宋初期
A.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B.参知政事职能不变
C.参知政事大权在握
D.宰相权力依然较大
8 .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增设三司
D.设立内阁
2017-07-14更新 | 39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北京西城长安中学历史会考自测题
9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016-11-27更新 | 4600次组卷 | 113卷引用: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2016-10-11更新 | 761次组卷 | 3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