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     
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2023-02-16更新 | 172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宋朝,三省中“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主事的都是临事差遣官员。这样做的原因在于
A.强化君主的政治核心地位B.为了防止官员间勾朋结党
C.汲取唐朝武人干政的教训D.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使然
3 . 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三司使D.元朝行省制度
2021-03-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仁宗被视为懂得“自守之道”明君之一,曾言道:“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据此可知,宋仁宗的“自守之道”从根本上反映了
A.相权过重严重威胁皇权B.三省六部机制运行更加成熟
C.经济发展冲击君主专制D.统治集团内部利益的一致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6 .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无事而宴,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朝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7 . 史载,宋仁宗朝规定,谏官“言谏之对象,则已转为宰相而非天子。宰相欲有作为,势必招致谏官之指摘与攻击。于是谏垣与政府不相下,宰执与台谏为敌垒,廷臣水火,迄于徽、钦”。宋代这一规定
A.赋予了谏官较大的行政权B.降低了中枢机构办事的效能
C.使谏官不受皇权、相权的监督D.旨在使权力之间彼此牵制
2020-05-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老校区2019-2020高二4月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央官制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建立后,在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在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       )
A.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B.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C.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2019-12-22更新 | 1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