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A.官僚体系的成熟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行政效率的提高
2 . 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3 .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2016-12-12更新 | 26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2018-01-01更新 | 2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宋、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
2019-01-30更新 | 108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公主岭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唐朝与北宋时期加强皇权专制的相同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司法权集中于中央
C.重用侍从秘书等人D.分割削弱宰相权力
2020-04-0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历史试题
7 . 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B.强化中央集权
C.加强君主专制D.废除丞相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关于宋代“二府三司制”,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这可用于说明宋代宰相制度
A.制约了皇帝专断独裁B.保证了政治平稳运行
C.降低了政事处理效率D.削弱了宰相行政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史•职官制》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相权
B.加强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重用身边人参与军国大事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军事权
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2017-11-17更新 | 1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东丰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