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A.职责不清效率低下B.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7-06更新 | 1757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019-01-30更新 | 4501次组卷 | 12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
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B.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
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D.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
2021-05-25更新 | 1074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
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2021-05-14更新 | 1414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朝规定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皇帝动用内藏库等经费,宫廷向朝廷索取财物,常常受到朝廷有关机构的监督,并且要求按照制度办事。这主要反映出宋代
A.皇权受到有效制约B.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
C.相权逐渐走向膨胀D.士大夫政治的日趋成熟
2021-01-24更新 | 771次组卷 | 1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
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8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赵匡胤960年的篡位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在以前,皇帝不断被他的大将、皇后和其他有权的大臣夺去皇位,960年以后,这种情况不再出现。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宋代
A.文官制度的完善促进了政权稳定B.分化事权使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C.监察机构地位提高限制宰相权力D.守内虚外使地方将领的权力削弱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物二柄,号为二府” 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
2020-11-01更新 | 346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记载:“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及(范)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札子进呈取旨。帝从之。由是坐论之礼遂废。”材料说明宋朝
A.官员办事效率提高B.宰相决策权的丧失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传统行政机制发生变化
2017-06-04更新 | 92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