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 )
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
2022-07-06更新 | 1777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银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
2021-05-14更新 | 172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高中部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     
A.国家治理效能低下B.权力制约严密规范
C.皇权专制空前加强D.内部动乱得到遏制
4 . 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设转运司B.派文官任知州C.强化“四监司”D.设置枢密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太祖时期,建立了由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枢密院掌“天下兵籍”。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这说明宋初体制的演变特点是
A.事权分化,皇权加强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
2022-05-13更新 | 79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枢密院是宋朝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枢密院只负责发兵,领兵的则是三衙。这一局面旨在
A.解决积贫积弱现状B.加强君主专制
C.推行重文抑武政策D.缓和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君主御用的信息渠道及侦查手段愈益广泛,许多机构也具有了超出本职的职能。
宋代具有信息与侦查职能的机构、职位
机构/职位通进司与閤门司皇城司御药院走马承受军校、密探
职能扼守信息沟通要路在京师刺探监察传递内廷信息按刺地方物情博访外事

由上表可知,宋代
A.君主强化对政事民情的掌控B.君主比较体恤百姓
C.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D.官僚机构不断膨胀
2021-04-25更新 | 570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代著名民谣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即皇帝住所)卖酒醋。”这首民谣生动阐释了世人如何在政治和商业中发迹的社会畸态。这说明了
A.争取权益铤而走险的心态B.重文轻武政策导致的无能
C.价值观念黑白颠倒的无序D.专制皇权体制滋生的弊端
2021-12-23更新 | 598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以前,御史台和谏院各司其职,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官邪,是监督官吏的机构;谏院的主要职责是侍从规谏,为讽谏君主的机构。宋建立以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宋代“台谏合一”
A.适应了传统政治的发展趋势B.说明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C.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表明宰相位尊传统开始改变
2020-11-15更新 | 80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