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李沆(北宋名相)字太初,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一夕,(宋真宗)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刘娥:出身寒微)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上述史事体现了北宋
A.统治阶级仍未打破门第观念B.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良好
C.高级官僚深受理学观念侵染D.皇权受到了“制度性”约束
2022-05-16更新 | 1080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 )
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
2022-07-06更新 | 1777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
2022-07-08更新 | 124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
2021-10-26更新 | 133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参知政事D.枢密副使
2020-04-27更新 | 1698次组卷 | 79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太祖时期,建立了由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枢密院掌“天下兵籍”。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这说明宋初体制的演变特点是
A.事权分化,皇权加强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
2022-05-13更新 | 799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恢复了中书省主决策、门下省主封驳、尚书省主执行的三省旧制;到南宋孝宗时期,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同时宰相一般都兼枢密使。据此可知
A.宋朝全面恢复唐朝制度B.皇帝权力受到严重制约
C.三省制逐渐向一省演化D.政权更替影响制度变革
2022-03-11更新 | 38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4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宰相等重臣拟定谏官候选人名,而皇帝掌握最终定选之权,皇帝“亲阅人才”,圣断后经由中书除授、侍中封驳方能定案。谏官拟定,皇帝以“御笔”“手诏”等形式公之于众。由此可知,宋代的谏官选拔制度(     
A.强化了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转移了权力的中心D.形成了对政府的制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