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李沆(北宋名相)字太初,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一夕,(宋真宗)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刘娥:出身寒微)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上述史事体现了北宋
A.统治阶级仍未打破门第观念B.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良好
C.高级官僚深受理学观念侵染D.皇权受到了“制度性”约束
2022-05-16更新 | 1081次组卷 | 1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 )
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
2022-07-06更新 | 1777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
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B.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
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D.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
2021-05-25更新 | 1074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
C.官僚制度的进步D.中枢机构的演变
2022-03-05更新 | 352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
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     
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2023-02-16更新 | 169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朝的宰相“事无不统”,权力很大。宋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分割宰相权力。下列属于其分割宰相权力措施的是
A.设枢密院掌管军政B.设三司管理行政
C.完善三省六部制D.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9 . 宋代,在朝廷形成了以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的中枢分权格局。这格局旨在
A.实现崇文抑武B.缓和社会矛盾
C.解决积贫积弱D.加强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因陕西战事失利,宋神宗下令斩一漕臣。宰相蔡确以“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不愿陛下破坏了这个规矩而阻止。宋神宗随后下令将漕臣流放;门下侍郎章惇则说:“如此即不若杀之;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只能无奈的说:“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这反映出宋朝
A.皇权受到相权的挑战B.士大夫享有较高地位
C.中央集权不断地深化D.权力制衡机制已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