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A.职责不清效率低下B.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7-06更新 | 175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
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B.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C.政府机构趋向精细D.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2022-08-03更新 | 476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形成了以皇帝和高级文官为核心的最高决策集团,这个集团从原则上排斥太后、宦官、外戚武将等群体,同时还按照一套严密的程序来制定和执行决策。这一设计旨在(     
A.建立平等的决策机制B.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
C.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D.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仁宗年间,群盗劫掠高邮。知军晁仲约预料无法抵御,就让官员和当地富绅备酒肉出迎,酒足饭饱之后,群盗离开高邮。事闻于上后,当时的枢密副使富弼要惩罚晁仲约,但参知政事范仲淹不同意,认为这一行为是无奈之举。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代
A.地方实力不够强大B.中央官员相互制约
C.政局动荡有所加剧D.官员勾结贪污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人邵博在《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古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日:“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随后,宋太祖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B.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C.依决策程序分割相权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北宋设置了(  )
①参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枢密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1-20更新 | 3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啦,不得不取消了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2019-08-12更新 | 328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