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   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③二府三司制   ④元朝的一省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D.②③
2021-08-23更新 | 188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中央政府的官员,多数是任其职不理其政,而采用“权知”“判”“提举”“管勾”等名义派遣实际长官。如枢密院的正式长官是枢密使,但更常见的是以别的官员“知枢密院事”。此举旨在
A.提高政务处理效率B.拓展官员晋升渠道
C.保证皇帝控制朝政D.实现朝廷吏治清明
3 . 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A.依附服务于皇权专制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具有规范的运作程序
4 . “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
A.防范武将专权B.有效分权制衡
C.加强君主专制D.优化基层管理
2020-08-03更新 | 30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这反映出仁宗
A.推崇民主政治体制B.背弃中央集权成法
C.具有一定政治理性D.试图缓和君相矛盾
6 . 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直到宋神宗元封年间的官制改革才最后完成。这一调整的实质是
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
2020-05-22更新 | 52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卑官变高官,高官变虚衔,差遣变实官,佐官变正官,正官变虚衔,中朝官变外朝官,中央官变地方官,长官变为机关本位。这一变化
A.体现了官吏来源途径多元
B.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C.反映了选官制度不断变化
D.表明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吴宗国教授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写道,某朝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创新,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它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材料中的中枢权力机构是
A.三公九卿
B.内外朝
C.二府三司
D.内阁
9 .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2017-04-01更新 | 11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自西汉始,皇帝就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办法要么是起用亲信近臣以架空相权,要么是分化肢解相权,皇帝从中垂直统治。属于后者的是(       
A.汉唐B.唐宋C.宋元D.明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