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宋初,统治者确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二府体制。后来,宋太宗将这一体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这一改变
A.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特点B.造成官冗兵冗费
C.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D.不利于君主权力的集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史》中有“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的记载。当君主表现出揽权的趋向,也常常会引发群臣的抗议。由此可知,宋代
A.决策机制发生异变B.君民共治得以实现
C.文官政治逐渐形成D.权力结构有所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科举录取进士人数平均每年26人,而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平均每年达到71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文官政治的出现B.强化君主统治的需要
C.科举制度的完善D.崇文抑武的国家政策
4 . 北宋初期,政务、军事、财政、监察四权并立,各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只能事事按旨行事。宋太祖为防大臣擅权,鼓励台谏官员弹劾大臣。这种权力结构设计
A.造成政风因循保守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杜绝官场黑暗腐败D.减轻了财政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2016-11-18更新 | 1051次组卷 | 6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黄仁字指出,宋朝打破了传统中国的沉网作风,出现许多新气象。从政府组织上来看,创立了许多在业务上超越旧组织的新机构。该“新机构”可能是
A.中书省B.三司C.御史府D.军机处
7 . 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①西汉郡国制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宋朝设参知政事
④元朝实施行省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 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知人善任
C.宋朝官员均为文人
D.分化事权
2016-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
①秦朝三公九卿制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设三司使④元朝行省制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