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梁天赐指出,北宋时期的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到南宋时期,枢密院虽有发兵之权,然发兵之先,须奉圣旨,长官每为宰相所兼,又有御营司、督府分其权。这一变化说明南宋时期
A.枢密院的地位明显下降B.军政机构亟须调整
C.君主与丞相共享决策权D.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了宋代
A.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D.宰相制度日益完善
2020-11-04更新 | 560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吉两省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宋代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习惯上,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代此举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提升御史台职权
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权臣的专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这不能反映
A.唐宋两朝中央都曾设置政事堂B.宋代君主专制较唐代有所强化
C.宋代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大权D.唐宋中央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020-07-23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训练专项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
A.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
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
2018-04-16更新 | 381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期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2017-10-16更新 | 33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2016-11-27更新 | 995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