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下表所列内容是与中国某省份相关的一些历史信息。据此推断该省份是
元朝属于中书省直辖范围
明清时期以商帮名闻天下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A.山西B.安徽C.江苏D.山东
2 . 中国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在不断演变中实现社会治理。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左右丞相组成的丞相府是秦朝行政中枢所在B.汉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C.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D.明成祖废宰相使得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3 . 元世祖忽必烈将国号从“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以年号“中统”纪年,并“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还表示要“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这表明元朝(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政策
C.延续了中原王朝统治方式D.放弃了游牧民族的传统
2022-07-05更新 | 295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这一权力运行机制的作用。
(2)与图1相比,图2中中书省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新变化?
(3)图4中,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还创立和实行了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佘《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北宋相比,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
6 . 元代《中庵集》中记载:“天子理万物”,无法亲自处理之事,则交由中书代为。中书省,以天子之令,执宰天下,“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中书省出现擅权现象B.皇权独尊受到威胁
C.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D.宰相权力得到加强
2022-02-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列中枢机构,按照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②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③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④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①②④③
9 . 宋太宗至道元年正月戊子诏日:“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都堂就是议事堂。原来参知政事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宋初
A.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B.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
C.行政运行受到干扰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10 . 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给予后世很多政治智慧。如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以省官互迁的方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22-04-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