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九品中正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学者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评价九品中正制时写道:“九品中正之弊,果如何乎?论者皆曰:‘用人不容不论其才,才又各有攸宜,中正品平,皆不能具。若论考绩,尤不应舍功实而采虚名。’”这一评价说明九品中正制(     
A.忽视选拔对象的才能和实绩B.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C.强化了士族阶层的政治特权D.扩大了门阀政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某学者指出,在九品中正制下,评品权力握于中正之手,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门第世资,中正给予官吏候补人的品第,实质上正是一种基于被品评者门资家格的任官“资格品第”。可见,这一制度(     
A.成为维系世家大族统治的工具B.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
C.使朝廷对官员的监察得到加强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晋书》记载:“元康末,(霍)原与王褒等俱以贤良征,(朝廷派人)累下州郡,以礼发遣,(霍原等)皆不到(朝廷赴任)。”该记载折射出当时(     
A.世家大族把持着选官大权B.传统的礼乐制度面临崩溃
C.九品中正制实施存在障碍D.读书人为做官而沽名钓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由朝廷官员兼任各级中正,将人才依古制分为九等,原来意图只是为了便于铨选,并将用人权集中于朝廷手中,防止、抵制当时世家大族的“浮华”结党之风。后来,朝廷却对世家大族加以拉拢、依靠,九品中正制也就逐渐变质。九品中正制的变化根源于(     
A.世家大族价值观发生嬗变B.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朝廷丧失对社会的控制力D.不同阶层间流动的加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豫州大中正夏侯俊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司徒三却,俊固据正。”《晋书·傅玄附子咸传》,据此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与以往的选官制比较,最大的特点是
A.改变了选才的标准B.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C.通过考试选拔人才D.世代垄断高管
6 . 两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培养士族官僚子弟的国子学,学风极坏,出现了“世胄之门,罕见强学”的局面,其余学校教育也多流于形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选官制度发生异变B.长期战乱政治动荡
C.佛教思想广泛传播D.学校教育管理松懈
2022-02-1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自荒乱以来……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这反映了南朝末期
A.家族门第观念潜滋暗长B.科举制度影响扩大
C.阶层固化局面得到改变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8 . 东晋时期,各个世家大族为了防止有义假冒士族纷纷修谱,这种以修谱来标榜郡望的风气,到隋唐时期仍然盛行。东晋士族修谱意在
A.维护和巩固士族的政治特权B.与庶族地主争夺权利
C.保证九品中正制的正常运行D.抬高世家大族的名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观念的强化,士族子弟“造次必以礼”“动依礼典”“动循礼度”“恒以礼法自处”,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儒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冲击B.儒学是当时选官的主要依据
C.士族客观推动了儒学的传承D.阶层固化不利于人才的流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