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建党十个整年之际,国家发行“七一”纪念邮票成为惯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图所示为一套纪念邮票中的第5枚,其它四枚分别以中共一大会址、南昌“八一”大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延安宝塔山为主图。)
   
根据所学,从图像证史的角度赏析以上两枚建党纪念邮票。(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5-2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最终使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最能印证中国共产党坚持(     
A.中国道路B.统一战线C.胸怀天下D.人民至上
2023-0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理论方针革命实践
1922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教育工作。陆续建立了上海大学。平民女学以及劳动学院等学校学员们除了学习学业知识以外,还要到工厂区域开办工人学校,建立夜校以帮助工人学习文化知识,讲授党的思想主张。开办一系列工农补习学校,吸纳工人、青年,农民、妇女等,加强劳工理论教育。
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革命根据地陆续建立了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学校。要求学校将生产实践纳入数学内容中,鼓励全体师生参加农耕活动和生产劳作,同时增加生产技术学习在全部课程中的课时比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开字,在物资设备、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学生们自己动手,在荒原上清理破烂万洞窝棚,开辟道路,建起了整齐的校舍。1939年,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刘思源、杨峻龄《中国共产党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1

辛亥革命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中国近代以来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革命运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2无产阶级才是“辛亥革命唯一的完成者与领导者”,“以前的辛亥革命是推翻满清的专制,往后的辛亥革命是推翻国民党的专制”。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3

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完全统一是历次辛亥革命周年纪念讲话的规定议题。

——据杜家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逻辑转换》整理


据表中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认识,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2届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1年8月,中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开展了多次罢工斗争。1922年5月,各地工会代表云集广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大会一致同意在全国总工会未成立之前,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总通讯机关。大会的决定
A.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确认了中共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C.反映出中共将城市斗争视为工作重心
D.落实了中共二大确立的民主革命纲领
2022-02-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4年,豫湘桂会战已接近尾声,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今后主要发展方向是南方,对于东北只能静观苏联的动静。”但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中共这一战略的重大转变(     
A.影响中国政局未来发展走向B.表明中共不再重视根据地建设
C.反映东北地区是国共斗争的重要地带D.说明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021-12-06更新 | 21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2022届高三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0年底,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把昔日的烂泥滩,变成塞北的江南,实现生产自给,被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同时还掀起了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热潮。这些做法
A.改变了边区经济结构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
C.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体质D.提升了持久抗战的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内容节选自1947年1月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山西朱宁村的村民向毛泽东祝贺新年的信。这说明
“我们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我们清算并夺回了地主夺走的血汗钱。我们买了牛,买了驴,还有取暖用的燃料。我们的炕上都有了枕头。”
“……春节以后,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教导,搞好生产。”
“我们听说……蒋介石将要进攻您居住的地方——延安。他的企图绝不能得逞。
我们即使掉脑袋,也要和他拼到底……”

A.土地私有制被废除B.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
C.农民拥戴中共政权D.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2021-10-10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民族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梦想,提出了一系列新中国国家的构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着追求与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7月,中国共产党指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1930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对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未来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全国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

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并将“新中国”国家概念界定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符号在复杂的革命环境里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确立。

——据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建构与历史演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时代与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构想表述变化的关系”的命题作出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23年1月,中共三大特别通过《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案》,提出要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以保护农民利益。1927年4月,中共五大通过《土地问题的决议案》,肯定“无代价的没收地主租与农民的土地,经过土地委员会将此等土地交诸耕地的农民”。这些决议
A.逐步明确走农村革命道路B.使得革命目标发生改变
C.认识到农民力量的重要性D.促进国民革命迅速发展
2021-05-10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