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5 道试题
1 . 如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B.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D.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3 . 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2024-01-16更新 | 148次组卷 | 69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 “某地区”应该是(     
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
占人口比例24%36%30%10%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
2024-01-14更新 | 123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在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骨耜等物品,这反映了当时(     
A.人工取火技术成熟B.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C.彩陶制作工艺高超D.私有财产逐渐增加
6 . “因俗而治”是我国历代奉行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指导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概括和总结,清代发展并完善这一政策,有利于(     
A.强化君主的专制统治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2024-01-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修建的长城极为简陋。1568年起,大规模精心修筑长城的是一代名将戚继光。戚继光在其职业生涯上最辉煌的成就是(     
A.巩固北方边防B.七下西洋的壮举
C.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D.重创在沿海为患多年的倭寇
2024-01-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金朝政权建立后逐步确立了为祖先上尊谥、上庙号以及建太庙崇祀祖先的制度,并大力倡导孝道。这表明金朝(     
A.倡导以武治国B.推行地方自治C.学习中原文化D.完成国家统一
2024-01-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孔子提倡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2024-01-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这些文化遗存(     
A.具备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B.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C.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D.体现人类社会最早文明
2024-01-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