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参用其土人”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土司又称土官,指由当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的宣慰使、知府、知州等职务。土司承袭在形式上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且“世官、世土、世民”。《明史·土司传》记载“迨有明踵元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可见明政府沿袭并制定了授职、承袭、升迁、奖惩等法规,完善朝贡、纳赋之制,颁行征调土兵办法。明中期以后,封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土司势力大大削弱。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土司制度的兴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金朝统治时期,大量的女真人迁往中原,大量的汉人迁往北部边疆;金熙宗“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矣……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也”。由此推知,金朝(     
A.极力保持民族特色B.中华意识得以发展
C.儒学成为官方哲学D.政权力量迅速壮大
3 . 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朝廷作左官之律(汉代,右尊左卑)。《汉书·诸侯王表序》注引应劭说:“人道尚右,今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又引服虔说:“仕于诸侯为左官,绝不得使仕于王侯(当作朝)也。”这说明,当时汉朝(     
A.中央与地方实现了分权制约B.通过立法限制王国网罗人才
C.地方制度严重威胁中央集权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日益减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可以佐证(     
A.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B.仰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中心
C.中原崛起、“月明星稀”时代来临D.华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982年,宋太宗下诏解除了一些物品的专卖,诏书详细罗列了解禁的37种药物。此后宋代政府对于禁榷物品的限制有所放松,禁榷物品的概念也逐渐模糊。这表明宋代(     
A.放松对海外贸易的限制B.政府的专卖政策已被废除
C.商业发展环境日益宽松D.民营手工业经营能力提高
2023-11-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楚国虞丘子曾向楚庄王荐举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曾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荐举之法,即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     
A.官僚政治雏形出现B.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C.君主专制得到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剧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末年,水旱灾异连年,郡国多饥困。中央政府调拨扬州五郡的租米(古代向官府交纳的田赋)赈给北方的兖州、豫州、徐州诸郡。后来江南的丹阳、豫章又再次大规模向北方调输租米。这表明当时(     
A.北方地区经济走向衰退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南北经济差距日益缩小D.政府救灾职能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图所示为清朝人所绘画作《端阳故事八帧·观竞渡》。这一作品(     
A.再现了农民的生产场景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D.反映出农耕文明的生活旨趣
9 . 有学者说:“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虽然,‘势位足以屈贤’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迫于竞争的政治压力,占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这一现象反映出(     
A.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君主集权的强化
10 . 《大明律·户律》规定:“凡泛海客商舶船到岸,即将物货尽实报官抽分,若停塌沿港土商牙侩之家不报者,杖一百。虽供报而不尽者,罪亦如之,物货并人官。”此规定旨在(     
A.维护关税主权B.促进对外贸易交流C.推行海禁政策D.防止白银大量外流
2023-11-08更新 | 332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