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古代青铜器主要用铜、锡经烧制、锻造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青铜器文物(先秦至汉)一览表

名称时代名称时代
后母戊鼎(商王祭祀其母戊所制,832.84千克)浙川出土铜禁(94.2千克)春秋
青铜神树(一号树高395厘米)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64.28千克)
子龙鼎(230千克)越王勾践剑(0.875千克)
四羊方尊(34.5千克)铸客大铜鼎(400千克)战国
龙纹兕觥(盛酒或饮酒器,5.9千克)曾侯乙编钟(134.82.4千克)
大禾方鼎(12.85千克)曾侯乙青铜尊盘(约30千克)
铜立人像(180千克)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18.65千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7.95千克)西周中山王铁足铜鼎(60千克)
大盂鼎(153.5千克)商鞅方升(0.69千克)
虢季子白盘(215.3千克)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6.25千克)
晋侯苏钟(一套14件)铜车马秦代
大克(贵族名)鼎(201.5千克)齐王墓青铜方镜(56.5千克)西汉
太保鼎(26千克)长信宫灯(15.85千克)
墙盘(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12.45千克)铜屏风构件5
淳化大鼎(226千克)诅盟场面贮贝器
何尊(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14.6公斤)彩绘人物车马镜(1.46千克)
天亡簋(盛食器,7.6千克)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15.2千克)
伯矩鬲(7.6千克)摇钱树(通高198厘米)东汉
晋侯鸟尊(酒器,7.9千克)铜奔马(7.3千克)
害夫(hú)簋(60千克)
西周逨盘(18.5千克)

——国家文物局于2002、2012、2013年发布

材料二   西汉主要手工业与资源分布情况

——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

材料能够反映先秦至秦汉青铜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这些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乾隆在位时,下令禁止为本朝“名臣”建碑纪念,已建之碑亦要销毁,并提出“名臣之称,必其勋业能安社稷方为无愧……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何则?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之别”。这说明清朝
A.皇权专制空前强化B.科举制度无法有效选才
C.奉旨行事成为常例D.儒家纲常束缚士人思想
2022-05-16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2021·北京丰台·二模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武王伐纣

材料一

出处内容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武王)陈师牧野……纣师皆倒兵以战……甲子日,纣兵败
《尚书·武成》甲子日昧爽(黎明)……会于牧野,(敌)前徒倒戈……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
《白虎通·礼乐》纣为恶日久,残贼天下,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人大喜

材料二   图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利簋,簋腹内底铸铭文如下:“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官职)利(人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那天岁星(木星)正当其位的早晨灭亡了商。辛未那天,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青铜给随从武王参加战争的利。利觉得很荣耀,为此铸造了这个青铜簋以作纪念。


材料三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采取碳14测年法,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框定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范围。天文学家依据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参照《国语·周语下》等文献记载的日月星辰位置的天象记录,结合文献、考古信息和天文条件的密合程度,在推算出的几个时间中,最终选定武王伐纣的最优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日)。


(1)依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简要介绍“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要求:表述成文,内容全面,逻辑清晰。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武王伐纣”时间界定研究过程的认识。
2021-05-05更新 | 1196次组卷 | 1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9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