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1 道试题
1 . 据统计,唐代宰相中,边疆各族成员占很大比例,仅鲜卑后裔和鲜卑化汉人就有30余位。这可以说明唐朝(     
A.考试制度的严密性B.社会流动的频繁性
C.国家政权的包容性D.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2 . 两宋时期,福建祠堂门楣上多悬有“开闽传芳”“京兆传芳”“颍川衍派”“陇西衍派”等匾额并传承至今。此类匾额(     

A.促进了宗法制度的发展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见证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3 . 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     
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
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魏晋时期的三则故事,这反映出当时(     
引文出处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晋书·阮籍传》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A.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代主流B.传统儒学遭遇信仰危机
C.士人群体追求世俗生活享受D.儒、道、佛三教出现交融
2024-04-10更新 | 41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统一后,六国旧贵族和豪强富户被迁移至陕西函谷关、大震关、蓝关、金锁关等秦国根本之地。这一措施的客观影响是(     
A.适应了大一统政治的要求B.促进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C.抑制了豪强地主兼并土地D.逐渐消除了六国地域意识

6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53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华师希平双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文献中涉及水车的记载寥寥,而北宋时水车的使用已甚广泛,南宋以来如图所示水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并逐渐推广普及。这主要反映了(     
A.两宋以来社会稳定B.南方耕地进一步开发
C.传统犁耕受到冲击D.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024-03-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夏朝大禹曾实行“任土作贡”制度,即开展土地经界勘丈,设置专门负责绘制人文地理图、丈量划分田地的官员,按照九州的水土肥沃贫瘠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九个等级,以此登记造册收取贡赋品。据此可知,“任土作贡”(       
A.实际上是井田制的萌芽B.根源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旨在提升单位面积亩产量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2024-01-28更新 | 138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关于秦灭亡的原因,众学者看法不一。《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记载:“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今法律令已布,闻吏民犯法为间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该材料能证明以下哪一观点(     
A.秦法严苛残暴导致六国反抗B.文化差异使关东地区不服秦朝的统治
C.秦的法律在地方无法落实D.东方六国法制与秦国大相径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