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1 道试题
1 . 孔子在为《周易》撰写的《文言传》中说:“上下无常,非为邪也。注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与时进退B.敦行民本思想C.痛惜礼乐崩坏D.重视道德修养
2024-01-0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12月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2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江西境内受封食邑成员简表(部分)。此表可用来研究南朝刘宋时期(     
时间食邑人封位(食邑地)受封原因食邑户数
永初元年(420年)刘穆之南康郡公肇基王迹,勋造大业三千户
永初元年(420年)刘义真庐陵王帝子三千户
元嘉九年(432年)沈庆之南昌县公伐逆定乱三千户
孝建元年(454年)颜竣建城县侯勤政二千户
泰始元年(465年)刘动鄱阳县侯平股琰叛乱千户
泰始五年(469年)刘淮安成王帝子三千户
A.宗法制对政治的影响B.区域性商业发展状况
C.江西在南方政权的地位D.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23-24高二上·四川凉山·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韩非子》说:“法不阿贵, 绳不挠曲;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这体现了先秦法制思想的特点是(     
A.轻罪重罚B.重公平、辨曲直
C.礼法结合D.重教化、轻刑法
2024-01-07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二12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以为核心,主张为政以德。《论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又主张统治者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孟子将孔子的仁爱理论发展为仁政的政治统治理念,主张将礼乐教化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认为统治者要在纷争的战乱中取得胜利,不能单纯地凭借武力征讨,最关键的是实现民心的归向和支持。统治者要想获得民心,则必使百姓有恒产。孟子提出了大农业的概念,将林、牧、副、渔都纳入民生的范畴进行综合发展。

材料二   管子将人民对粮食的依赖性上升到国家的层面,统治者要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的巩固,那么就必须保证人民无口腹之忧。管子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将土壤及其产物分为九十种,建议当地生产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商鞅大力实施其农战思想。在他看来,国家之强弱的关键在于粮食的多寡。商鞅将农业和战争紧密结合,以农养战,以战促农,把全国大部分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使其成为耕作者,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农民平时生产,战时则从戎打仗。为配合农战的顺利推行,他还提出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士大夫所养食客数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向德富、赵川《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和法家重农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家重农思想的影响。
6 . 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孟子也有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些思想(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反映了思想家目空一切
C.适应了春秋战国的政治需求D.体现了文化自信的气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时期,女性文学进一步发展。据记载,先秦至唐,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不过33位,而宋代女词人近90人,女诗人200多人。宋代女性作家有的来自宫廷嫔妃、大家闺秀,有的来自平民百姓、婢妾娼妓。她们中,除李清照、朱淑真外,魏夫人、吴淑姬、温琬、张玉娘等人,也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从闺阁中走向了世界,突破了女性学单一的闺中诗模式,其中更有抒情写景、咏史怀古、军旅边塞、爱国之诗等,整体质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摘编自李兰《宋代女性文学成因及价值探析》等

材料二   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如词作品中描写最多的便是女性,这与宋代歌楼酒肆业的高度繁荣密切相关;同时,词的婉约性决定了它更多地以“绮筵公子,绣幌佳人”为描写对象。除此之外,宋代文学中还有较多女性形象塑造的是话本小说。它对市井小民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她们努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格,其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编自杜少静《浅析宋代女性与文学之关系及其产生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女性文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清代不同年份山东地区人均耕地情况(单位: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地区(     

年份

顺治十八年
(1661年)
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雍正二年
(1724年)
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
嘉庆十七年
(1812 年)

人均耕地

8.69

9.04

4.74

3.77

3.39

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B.农耕经济陷入停滞
C.粮食种植结构可能发生变化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9 . 宋初,统治者对民间印刷出版书籍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但自1090年开始,朝廷就不断颁布政策,要求民间书籍刊印必须遵守规矩,不得私自刻印、传播议论时政和边疆军事的会要、实录等。此举主要目的是(     
A.加强思想专制B.促进国家统一
C.配合变法运动D.维护国家安全
2024-01-04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1月份高考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上,唐朝妻子提出离婚的不在少数,女方再嫁也不为失节,这与前朝的“从一而终”和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反映了唐代(     
A.社会风气较为开放B.传统婚姻发生质变
C.男女社会地位平等D.儒家伦理道德沦丧
2024-01-04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1月份高考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