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94次组卷 | 200卷引用: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2 . 面对日本倭寇和东渐的西方势力,明、清政府严格限制私人海上贸易,并在沿岸设立哨所,加强防卫,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这反映明清时期(     
A.政府毫无守疆意识B.民间贸易已被禁绝
C.有效抵制列强侵犯D.朝廷海防意识不足
2023-11-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7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面临的挑战(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主户作为宋代户口的基础,占全国总户数的65%左右,是宋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张斌《宋代的户口管理探究》

材料二: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全集》

【思考】提取宋代户籍变化的信息,并说明理由。
2023-11-04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纵横】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思考】根据材料说一说东晋户籍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023-11-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的制度构建不同于西周的“宗统”“君统”不分,也不同秦代灭绝“亲亲”的做法,而是政府试图在承认宗族是社会基本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突破血缘关系,将君臣、君民、官民之间的关系描述成父子关系。这表明,汉代(     
A.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B.尊卑秩序得到强化
C.儒学理论体系政治化D.社会道德风气改善
2023-10-18更新 | 235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

材料:“两税法”树立了中国税制演进之路上的新的里程碑。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不仅征税广度得到扩宽,且依据纳税人负税能力高低来征税,也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税收对象上“两税法”确立的“资产为宗”的计税原则,以后各代基本没有改变,整个趋势是财产税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头税的比重越来越小……在税收形态上,其间实物税虽然一直存在着,但较之货币税已经变为次要角色……在税收结构上,抑商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淡。

——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载《税务研究》2015年03期)


(1)根据史料,归纳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税法实施的影响。
2023-10-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上》,中华书局


简要归纳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
2023-10-1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8 . 阅读教材,秦朝的赋役制度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10-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9 . 明清对外关系的特点。
2023-10-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知识清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10 . 汉朝经略边疆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2023-10-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知识清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