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东晋王谧说:“囊者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众,皆是诸胡,且王者与之不接。”到南北朝时期,西域僧人通过与帝王、士大夫、文人、平民的交往等社会活动宣扬佛学,并受当时玄学思潮的影响,僧人也开始参与清谈,佛学在核心理论上与玄学趋于一致。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佛思想在当时争斗激烈B.统治者的好恶决定了宗教存续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D.佛学迎合了中国政治统治需要
2 . 烟草在明末传入赣南,至康熙时“膏腴之田,半为烟土”。《瑞金县志》记载,当地“缘乡比户往往以种烟为务……至城郭乡村开制烟厂不下数百处,每厂五六十人,皆自闽粤来”。这些烟厂内“制熟烟必得茶油为用,曝其(兰花)花粉入烟,名兰花烟”。由此可知,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农业的多种经营扩大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唐诗人元稹《法曲篇》云:“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白居易《时世妆》云:“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唐传奇《东城老父传》云:“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这些主要体现出唐代(       
A.城市经济发展繁荣B.多民族交融的趋势
C.胡汉矛盾得以解决D.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晋末年,匈奴族的首领刘渊打着“兴汉”的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并采取祖源攀附措施,即通过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的措施,极力将其族的先世史与更早的汉朝密切关联起来。刘渊的这些做法旨在(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B.推广汉族先进文化
C.增强华夏认同意识D.构建政权的合法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锡命是天子赐予诸侯的荣誉。西周初期,诸侯一律亲赴王朝受命。春秋时,周襄王派使者到晋国给晋惠公颁布锡命,“晋侯不敬,执玉卑,拜不稽首”。这反映出(     
A.周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分封制的根基瓦解
C.政治权力出现下移趋势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6 . 汉江流域的开发

材料一   随着南宋湖北地区军事战略地位的上升,汉江漕运功能越来越显得重要,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汉水运量增大,而官府所付漕运脚钱不仅没有增加多少,反而由于支付湖广会子,而实际脚钱呈下降趋势。以当时市值而论,2700文湖广会子才可兑换一贯铜钱交子。由于湖广会子贬值严重,到达鄂州的纲船听说要改拨襄阳,没有不张皇失措的。另一方面,汉江下游嶓冢、仓浪、大别一带,水势湍急,但从汉口溯流至郢州,滩碛比较少见,行船尚不算困难。郢州、襄阳以上水道有所谓36滩之险。纲运至此,必须换上数百小舟转漕,谓之“般滩”,所需费用大大增加。

——摘编自王瑞明、雷家宏《湖北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   明末清初80年间,受战乱和人口锐减的影响,汉江航运一度比较冷清。随着康熙中期社会秩序的恢复,汉江上游人口的大幅度增长(部分来自于周边人口涌入),由于汉江流域尤其是山区耕地及亩产增加,经济作物烟草、药材、漆树、油桐、木耳、香蕈等扩种,农业商品化率的提高,以及秦巴山区手工工场的兴办,到乾隆年间有了明显变化,嘉庆、道光两朝形成汉江航运繁荣时期。与此相应,汉江干支流一批城镇逐渐兴盛起来,如汉中港、兴安港、老河口港、襄樊港等等。在汉江流域城镇和集市的流通货物品种,基本上都是日常用品,并且借助汉口镇大批的商人群体,大大加快了本区域的商品流通。

——摘编自张笃勤《文化视域的汉江与武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汉江漕运的主要困难,并说明此时期汉江水运地位突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汉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1-12-10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实验中学、一百中学、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学、同仁市第一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民族班)
7 . 西周初期将都城之地(陕州河、洛地区)称“中国”,都城以北称“北国”,都城以南的广大封国称“南国”,江淮中下游称“淮夷”。东周以后,“中国”逐渐涵盖了以上区域,转而以江淮作为南北分界。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王室加强诸侯管控B.华夏认同进一步增强
C.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D.区域文化差异在消失
2024-05-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8 .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很大,从充满神秘色彩和狞厉之美的兽面纹、夔龙纹,变化为抽象的几何纹以及笔法更加细腻、富有生活气息(反映宴饮、采桑、狩猎、搏斗等场景)的图案。这说明,随着生产力进步(     

A.铁器和牛耕开始广泛使用B.王权与神权走向彻底分离
C.人们的世界观在发生变化D.“天人感应”开始深入人心
2024-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汉承秦制”。到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是指(     
A.建立了三省六部制B.设立中朝以抗衡外朝
C.实行了二府三司制D.在地方设立13个州部
2024-01-3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我国古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货币,推动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因素主要是(     
A.商品交易的需要B.国家统一的推动C.审美观念的不同D.冶铸技术的进步
2024-02-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