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部落到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国家产生之际,由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家长制家庭没有像雅典那样分化为个体家庭,氏族部落内部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但是阶级分化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动因主要不是由于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而是部落之间的征服战争。部落战争的结果是征服者把被征服者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而使属于不同部落的人们组成了新的结构,于是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便具有了地域的性质。在古代中国,家长制家族组织却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家长制家族组织不仅没有因为国家的产生而消亡,相反在国家产生以后得到强化,原有的家庭结构生长成为政治结构的补充部分,成为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

——摘编自陈恩林《谈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

材料二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运动对罗马天主教进行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1617世纪,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形成了大众忠诚于王权的新的政治认同,民族语言迅速传播与使用,文化教育也有了发展。由此,整个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大大增强。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君主阻碍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打倒了王权,确立起人民主权作为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体。从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所组成,相反,而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和西欧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不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昨日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神话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自然与社会的真实状况,神话的传播反映了时人的精神愿望。对于缺乏文字的历史时期,今人通过考古实物和遗址的发现来推测远古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和习俗,而神话故事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先民的生活。在文字产生以后,通过前人对于神话传说的追记以及对同一神话故事不同版本内容演变的溯源,我们可以推知重大事件的概况、了解先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神话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洪水神话、创世神话、感生神话、帝王神话等。

洪水神话,以女娲补天为例,《论衡·谈天篇》中所载:“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符命神话,以《宋书·符瑞志》为例,符命神话或者表现为以帝王身体为载体的感生、相貌异象、异事等帝王神话,或者表现为以自然异象或谶言为载体的一般符命神话。《符瑞志》以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为理论依据,以神化历史时期重要文化、政治人物为手段,旨在论证“禅让” 是历史演进、王朝更替的合理选择,进而证明出生寒门却取代东晋的刘裕所建的皇朝具有历史合法性。

——摘编自吕晨晖《浅谈中国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释文中两则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神话传说产生与传播的原因。
3 . 由此可知,周人的迁徙(     

A.有利于区域性文明交流B.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C.加速了西周革命的进程D.奠定了中原农耕文明的基础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夏的都城有崇、安邑等13处,商的都城自契至汤有、蕃等7处,汤以后五迁,西周早期都城曾有邰、豳等5处。这些都城或相继建立或同时建立,最后均可能同时并存。早期国家的都城同时并存(     
A.源于重建社会秩序B.受同源共祖观念影响
C.利于加强王权辐射D.说明国君权威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文献记载,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出现了“万邦”并存、战争频仍的政治格局。关于万邦时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有学者做了如下研究。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证据结论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气候突变导致的人口与资源的失衡,进而触发区域规模性冲突和战争。战争频仍的“五帝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中晚期
考古证据显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中晚期最突出的特征是设防城址大量出现
湖北神农架山宝洞高分辨率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显示,距今4000—4100年东亚季风突然减弱,降雨减少,气温下降
A.最接近万邦时代的文献记录真实性最大
B.万邦时代属于神话传说不具有历史价值
C.多重证据的综合提升史学结论的可靠性
D.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夏朝历法《夏小正》经文只有463字,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等。这反映出《夏小正》(     
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B.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形成了完整的历法体系D.汇集了贵族阶层的生活意趣
2024-04-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之前,关于中华血缘之祖的说法有多种。汉代以来,黄帝地位在民间信仰体系中逐渐超越其他先祖形象。司马迁在撰写《史记·黄帝本纪》时,走访了黄帝足迹所历之地,考察了黄帝的事迹与影响,最终把黄帝作为第一位的古圣帝写入《史记》。汉武帝曾把黄帝作为陪祭“太一”之神而祭祀。其后,汉宣帝、王莽也郊祀过黄帝。东汉时期,光武帝把黄帝作为“中央之帝”定期予以隆重祭祀,祭祀的规格都有严格规定。在统治者看来,“黄帝”不但是中华始祖,还是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神祇,而且,黄帝不再是陪祭之神,而是作为真正的“中央之帝”予以隆重祭祀,其突出标志显示在祭品等级上:“天、地、高帝、黄帝各用犊一头,青帝、赤帝共用犊一头,白帝、黑帝共用犊一头,凡用犊六头。”

——摘编自刘德杰《汉代对黄帝始祖的认知与接受》

材料二   1937年3月杭州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和蒋介石达成一致意见,拟于本年清明节由国共两党同赴陕西祭拜黄帝陵。国共两党的祭文都赞扬了黄帝的丰功伟绩,但国民党的祭文通篇限于追述轩辕功业,乞求黄帝保佑。共产党的祭文分三个层次,从“赫赫始祖”到“雄立东方”是第一个层次,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始祖轩辕;从“世变沧桑”到“我为奴辱”是第二个层次,讲述国运变化;最后表达共产党人坚决抗日的决心,呼吁各党各界团结一致。中共祭文本准备由上海《大公报》发表,但由于该报地处国统区,因此始终未能发表出来。世人最终还是通过延安《新中华报》相关消息看到这篇祭文。

——摘编自朱召鸿《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祭祀黄帝陵的文化认同与政治分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黄帝认同现象形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年国共两党祭黄帝陵的原因及主要分歧。
2024-04-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日用陶器。这些陶器可用来说明二里头文化(     

A.具备早期国家形态B.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
C.对外辐射能力加强D.汇聚了多元文化要素
2024-04-2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7-18高一上·山东泰安·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和“九州之伯”等。又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圜土”。上述材料表明(     
A.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B.夏朝已出现中央集权制度
C.夏朝已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D.夏朝的皇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是关于尧舜的记载(部分)。据此可知,早期中华文明(       

记载

出处

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史记·五帝本纪》

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

《史记集解》

归,格于艺祖,用特(“艺”是“祢”的异体字)

《尚书·尧典》

A.呈现出鲜明的理性色彩B.出现了祭祀祖先的习俗
C.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D.展示了清晰的文化传承
2024-04-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