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部落到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简答题 | 适中(0.65) |
1 . 结合教材P4-7,完成早期国家知识表格填写
早期国家朝代阶段特征总体特征
奴隶制社会形成:
奴隶制社会发展:
西周奴隶制社会繁荣:
春秋奴隶制社会瓦解:

2022-08-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1-22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较易(0.85) |
2 . 夏朝社会虽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但仍然是聚族而居。
2022-08-1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下表是关于启继位的相关记载,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蕴(当时一部落的首领),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战国策·燕策一》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晋书·柬暂传》益干启住,启杀之

A.启因继承王位攻击益B.禹反对王位世袭
C.益反对将王位传给启D.支党支持启继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7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1中国古代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认为夏已设官职,其史料依据是
A.文献记载B.甲骨卜辞C.口述史料D.青铜铭文
2021-08-13更新 | 239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姚河塬遗址中,发现有功能结构复杂的聚落形态、带墓道的高等级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艺的铸铜作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刻字的卜骨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①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的出现   ②定居和原始村落的形成   ③手工技术的进步
④殉葬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⑤早期文字符号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7 .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列历史图表中你能获取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时间人物主要活动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给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首先称霸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变法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文明的多样性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开放与繁荣的时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考古发现,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等文物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但其雕刻工艺明 显具有夏、商青铜器面具多扉棱装饰的特点;铜尊等礼器与殷商青铜礼器形制也较为一致(如下图)。据材料推知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龙虎尊商代龙虎纹青铜尊
A.三星堆汇集了多种民族的文明B.巴蜀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
C.巴蜀与中原地区文化基本一致D.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水平最先进
2021-05-12更新 | 34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把“禅让”的公天下变成了传子的家天下,确立了“大人世及(以子继父为世,以弟继兄为及)以为礼”的制度。这表明
A.礼仪制度初步建立B.宗法分封制的形成
C.早期国家形态产生D.古代官僚政治萌芽
2021-05-05更新 | 409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1先秦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明确指出:“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把这些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保持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使社会和这些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被消灭,于是产生了国家。”这一观点
A.意味着国家必然走向衰亡B.揭示了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
C.证明国家必将彻底解决阶级矛盾D.表明国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