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1-09-2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西周统治
(1)西周建立时间和过程是怎样的?
(2)西周时期主要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怎样?
(3)引发“国人暴动”的原因?
(4)什么叫“共和行政”?
(5)西周灭亡时间和过程?
2021-11-17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 . 历史上围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后者,百世不迁者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清】颜元《习斋四存编》

(1)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

(3)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4)结合所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2017-10-0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历史必修一1.2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时达标训练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地理位置
姬姓贵族今山西
姬姓贵族今河南北部
姬姓贵族今山东曲阜
功臣今山东东部
商朝后裔今河南东部
姬姓贵族今北京一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材料二下为《荀子》中记载的西周初年分封71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图。

材料三宜侯夨簋,铸有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具、土地和奴隶之事。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简述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说明理由。

2017-10-02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