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校历史学习社团组织辩论会,主题是“先秦儒家思想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序号主张来源
1“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班也》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3“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颜渊》《论语·为政》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易经》
6“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
7苟日新,日日断,又日新”《礼记.大学》
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请你作为正方或反方的代表,从表格中提取至少2则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融合关联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下表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兼并的史实,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     
诸侯国灭国数目/个       


42
诸侯国之中,楚灭国之数是较多的,当中包括蔡、息、申等姬姓诸侯国
约 20春秋时期,秦集中向西面拓展,兼并犬戎、冀戎等西戎小国
17史称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兼并了周围大量小国
约 30齐桓公时期兼并了大量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诸侯国
A.楚国实力最强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分封制完全瓦解D.传统政治秩序走向崩溃
3 .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事项,祭祀典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祭祀有祭天地、祭圣贤、祭先祖等。下表所示为有关中国祭祀活动的图片及介绍。   

图片介绍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中国古代有“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园丘”的制度,被后来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祭天成为统治者的专有权力
孔庙又称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清明节祭祀黄帝包含着华夏儿女报本返始、慎终追远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意涵
宗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产生于周代,在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倡导 下逐渐普及化。明清社会宗族及宗祠在凝集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取表中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下表为古籍中有关魏国修筑长城的相关记载。据表可知,这一时期长城的修筑服务于(       

著作

记载

《史记·秦本纪》

公元前362年,秦攻魏少梁,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为抵抗秦军入侵,魏国于公元前358年,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

《水经注》

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1年城成。次年又进一步扩建。虽然,此城在御秦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然秦魏边境一直战事连绵。
A.农业生产B.商业交往C.国家战略D.社会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两种生活现象的表述。
生活现象解读
《诗》曰:无酒酤我《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
《论语》曰:酤酒不食《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
据此可知,孔子时代(     
A.礼崩乐坏的影响加深B.以农为本观念逐渐盛行
C.民营手工业地位上升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6 . 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所谓“先秦游士无宗国”的局面形成,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明确记有出生宗国和活动国的著名人物统计情况(部分)。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

孙武

伍子胥

吴起

公孙(商)鞅

张仪

吕不韦

李斯

宗国

主要活动国

A.户籍制度尚未确立B.贵族政治趋向瓦解
C.诸侯国努力招揽人才D.士阶层队伍日益壮大
7 . 下表是先秦青铜器纹饰变化的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商朝主纹饰是饕餮(注:神化动物形象)纹,被大量运用于商人的祭祀重器上。
西周早期模仿、继承商人风格。中期以后,抽象的纹饰以及写实性的纹饰为主。
春秋战国题材很广,大多属于贵族生活的内容,包括宴饮、歌舞、习射、采桑、戈射以及水陆攻战等场景。
A.铸造工艺的进步B.绘画艺术的成熟
C.人本思想的发展D.礼乐制度的瓦解
8 . 阅读下表。
人物思想
孔子修己以安百姓
孟子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墨子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B.代表新兴阶级的政治诉求
C.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D.表达广大平民的价值取向
9 . 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国家变法内容
主持者变法内容
秦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废分封,行县制;“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统一度量衡
魏国李悝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按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提出“尽地利之教”,挖掘土地潜力,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平籴法”,稳定物价,巩固小农经济;制定保护封建制度的法典《法经》
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由此可知,战国时期
A.世袭制度彻底瓦解B.社会变革趋势明显
C.奴隶主贵族通过变法维护统治D.小农经济呈现出精耕细作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有关《诗经》研究的部分代表性观点,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学者观点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去其重,取三百五篇。此说多为后人所赞同,如班固等人
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从经传所引诸诗看.存者多而亡佚者少,不容孔子十去其九
朱熹、叶适认为孔子只是刊定而已,谈不上删与不删
现代学者司马迁生当西汉初.所见材料多,删诗与否,亦有不同说法,但他取三千之说,必有依据
A.研究《诗经》不能以《史记》作为参考史料
B.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被揭开
C.历史叙事通常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D.《诗经》由不同时代学者搜集和整理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