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吕思勉指出:“至战国时,则(一)北方诸侯,亦不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而先后称王。(二)二三等国(较小诸侯国),已全然无足重轻,日益削弱,而终至于夷灭,诸一等国间,遂无复缓冲之国。(三)而其土地又日广,人民又日多,兵甲亦益盛,战争遂更烈。”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天子权威开始衰微B.诸侯割据混战不休
C.统一趋势日益显现D.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2024-05-31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2 . 莲鹤方壶是春秋早期郑国国君的随葬品,其完美融合了楚国、周王室及晋国青铜器的三种风格,造型上从下到上依次呈现出严肃神秘、中规中矩、自由飞扬的特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上层盖顶盛开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着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仿佛冲破了商周青铜世界的神秘威严。这反映了(     
A.郑国文化受其他国家的影响B.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
C.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D.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鲁国是周礼之集大成者的诸侯国。但《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分别出现了羽父弑鲁桓公,庆父先后假手贼人弑公子般和鲁闵公,东门襄仲弑太子恶等弑君事件。这说明,这一时期(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君主专制减弱C.权力下移,礼崩乐坏D.宗法观念消亡
2024-03-03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春秋战国时期,继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之后,“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也逐渐失去了明确的界限。这一现象说明(     
A.君主权力衰微B.文化认同加强C.等级观念弱化D.争霸战争激烈
2024-01-19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我们重温历史记载的“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虽云华夷,欢若亲戚”“万邦述职,无隔华夷”“华夷志同,笙镛礼盛”“天地之际既交,华夷之情允洽”“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等话语及思想时,禁不住激起这样一种历史情怀;“伟哉,中华民族!”

——摘编自瞿林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6 . 西周至春秋时期,“公”主要指国君、祖宗,“私”主要指卿大夫,“公”“私”的价值色彩不浓:到战国时期,“公”则主要指国君和朝廷,以及公平、公正之义,“私”则主要指百官和普通民众,以及私心、私欲等。“公”“私”的指向和价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汉字含义日渐丰富C.君主专制逐渐确立D.宗法分封日趋瓦解
2023-10-05更新 | 26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动荡变革
2022-12-07更新 | 28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万邦林立
2022-10-11更新 | 91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们为了争霸的需要,开始了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活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十分频繁。华夏族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十分普遍。在诸侯国霸业迭兴,势力日益发展的同时,华夏族与周边数民族也经历了一个大规模的融合过程。

——摘编自许兆昌《夏商周简史》

材料二   公元前222年,秦向百越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秦朝将50万罪犯谪庶到这里开垦土地,与越人杂处。秦政府又在这里修筑城、关、道路。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三   汉武帝听说匈奴的宿敌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志,于是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希望能够形成合力夹击匈奴的军事联盟。此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唐人诗作中,博望侯(张骞)已经成为英雄主义的一种文化象征。

——黎东方、王子今《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在岭南的统治举措与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意义。
10 . 《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但考古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宫寝、朝廷遗址则有五门。这说明当时
A.商鞅变法废除了等级制度B.儒家思想观念影响广泛
C.秦国的经济实力最为雄厚D.宗法分封体制受到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