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
A.君主专制社会B.民主共和社会
C.法治社会D.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
2 .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能够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为政以德”④“节用而爱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5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官(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三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四     孔子之道,远传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 摘自【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5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许昌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4 . 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官府的垄断
③孔子的教育也有政治功能,如“学而优则仕”体现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
④孔子讲授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易》《论语》的内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5 .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解释是(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人们才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礼也要有一度的问题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2016-11-18更新 | 4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许昌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出身贵族,他和他的朋友们引雅典为自豪,可对雅典人民并不信任。当雅典民主政体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时,这种不信任加深而为仇恨。因此,柏拉图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既能维持贵族特权、又可为贫苦阶级接受的社会。……柏拉图曾希望叙拉古的统治者能接受他的学说,付诸实践,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未能如愿,他只好回到雅典,绘一批批弟子讲学,达40年之久。他教导弟子们说,世界上存在的每一样事物都是相应的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所以,整个现实世界是完善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善的摹本。柏拉图认为,善不是变动不尽的现实世界的知识,而是真实的理念世界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这一历史时期的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亚里土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他开始时是柏拉图的弟子,但是,老师去世后,他创办了莱森学院。……他的卓越贡献主要在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诸领域,他实际上是这些学科的创始人。……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战争的艺术是一门关于获取的自然艺术,因为它包括狩猎;是一门用来对付野兽和那些生来应该受统治、却不愿服从的人的艺术。这种战争当然是正义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材料二反映了柏拉图怎样的哲学思想?
(3)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是什么?你对材料三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何看法?
2016-11-18更新 | 5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如果介绍孔子,下列表述中你不会采用的是
A.生活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B.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C.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
D.著有《论语》产生重大影响
2016-11-18更新 | 51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人画了一副《孔子编书图》,图中内容有历史错误的是 (          
①房间里面烧着木炭取暖
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③墙上挂着“兰亭序”
④墙上用楷书写着“仁者,爱人”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9 . 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依据是
①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③他强调“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④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 . 2010年初,电影《孔子》热映。孔子,这个将近2500年前的文化名人,因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再次受到关注。孔子本人的思想更是后人关注并研讨的重要领域。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16-11-18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