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论语·八佾》中有一段话,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大意是说,周朝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多么丰富完备啊?我遵从周礼。由此可知,孔子(     
A.具有改革精神B.主张恢复周朝礼乐制度
C.反对制度束缚D.注重修正统治者的修养
2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2023-08-17更新 | 1591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诸子及其思想。对应准确的是(     
A.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孟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荀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D.朱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3-07-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诸子百家关系图。该图反映出(     

A.法家思想源于儒家思想B.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
C.诸子百家思想日益趋同D.诸子思想各异相互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4次组卷 | 4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荆门市龙泉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孔子整理的典籍中,《易》记载:“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诗》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这说明(     
A.诸子百家思想已经融汇贯通B.先秦儒学孕育了中国传统科技
C.孔子重视培养博学多才之士D.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
2023-01-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礼记》中这一故事的引入,主要是说明了孔子(     
A.“以德服人”的理念B.“有教无类”的思想
C.“克己复礼”的要求D.“为政以德”的主张
2023-01-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如下表)。从上述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万物皆源于水中国
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A.都重视对人和自然的研究B.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
C.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D.都重视对人性和人的道德品质研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中国出现了一次重大的思想危机,中国思想家产生了强烈的忧虑情绪,出现了激烈的意识争论。这使人联想起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的希腊,以及古希腊出现的后来孕育了科学精神的哲学思想。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建的大学传授的是“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和《礼记》,此五经据认为代表了孔子的传统。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种种修正、新的注解和具有真正价值的“概述”。

儒教使之与政治局势相适应,并经受住了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压力而存在下去,把它重新塑造成为自13世纪以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新儒教。新儒教不仅是对世界作出理性主义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且是一种政治和社会伦理体系。直到1912年中国帝制时代结束,新儒教一直是中国哲学中不变的指南和正统学说。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并在13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
10 .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这些认识(     
A.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B.有利于强化专制集权
C.强调当政者应以身作则D.体现了仁和礼的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