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2018-11-28更新 | 222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2018年名题分解课时练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8-19高二上·安徽安庆·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推断,“和”在最初造字时的含义指的是
A.音律和谐
B.下棋出现和局
C.战争休止
D.人际关系和谐
2018-11-24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3月2日 《每日一题》人教选修——周末培优
18-19高二上·湖南衡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编订《春秋》,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孔子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利用政治权势篡改历史
B.注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
C.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
D.遵循秉笔直书编修原则
2018-11-16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2月28日 《每日一题》人教选修——东西方的先哲——孔子
18-19高二上·江苏·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训乡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三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三,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2018-11-1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2月23日 《每日一题》 人教必修3-每周一测
18-19高二上·江苏·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韩非子》
B.《论语》
C.《老子》
D.《墨经》
2018-11-12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12月17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道、儒、法、墨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18-19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孔子曾说自己“累累如丧家之犬”,后世许多学者也把孔子喻为“丧家狗”。这可能是在说孔子和孔学
A.思想极端,不受人欢迎
B.游走官府,不关心民生
C.学说主张,不适应政治
D.荫被后世,却屡被否定
18-19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论语·先进》中说:“德行:颜回、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该记载从一个侧面体现的孔子教育思想是
A.温故知新
B.有教无类
C.学思结合
D.因材施教
18-19高二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
(3)结合所学,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相似点,教育内容的不同点。
2018-10-15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17-18高二下·北京·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意味着
A.老子认为仁礼很重要
B.老子把道德仁义礼等量齐观
C.老子认为道是最高境界
D.老子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
18-19高三上·云南玉溪·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伟大的教育家,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材料二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和“沉思”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对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结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材料三   孔子主要讲授《诗》《书》《礼》《乐》,进而使学生们的举止符合礼教;阿卡德米学园的课程却是算术、几何、天文学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柏拉图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归纳孔子和柏拉图教育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
(3)孔子和柏拉图是如何实现其教育思想的?有什么意义?
2018-09-12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3月1日 《每日一题》人教选修——东西方的先哲——柏拉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