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67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能入学校学习,而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跟长辈学习一些为人之道和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在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中,其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据《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古代儿童启蒙读本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据《中国古代教育研究》

材料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真实写照。这一情况在19世纪60年代因新式学堂的出现有所改观,当时的学校开设有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行军布阵等课程,特别是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更是规定了学校教育中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体操等课程的课时,在中学堂180个课时中,读经讲经以45课时居于榜首。

——据《中国近代教育史》

材料四: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统计图表


(1)据材料一述评孔子的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关信息。你对此有何看法?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有着怎样的不同?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什么趋势?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四状况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3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十分活跃,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下列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2024-04-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该时期各学术流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①道家——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②法家一一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③儒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④墨家——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上述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适应统治者争霸需要B.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精神
C.追求理想的政治秩序D.传承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
2024-03-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遗,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孔子便是这种思潮的代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当历史向前演进,有识之士不能不想到,本土思想与佛教相比,自身有一些弱点、不足,例如,佛教讲祖统,禅宗最讲祖师法裔继承关系,而中国儒家没有这样的统绪。中国儒家谈“人道”,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但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有哪些,分析其思想遭到冷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儒家思想存在的缺陷。概括朱熹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

6 . 某位同学在课余时间浏览某款历史类APP时,点击“中国历史必知TOP100”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内容填入上述方框中,使其与相关信息匹配。(填字母)
A.张骞通西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秦朝建立
D.百家争鸣                    E.孔子                                        F.甲骨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时创立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象始于哪个朝代?(     
A.西周B.汉朝C.隋朝D.明朝
4.“中国历史必知TOP100”的作者最看重的是哪一领域(政治/文化/外交)?你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5.史事重要性的判断因人而异。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在经济领域可以挤进榜单的史事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你要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应引用下列哪句名言?(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 . 孔子主张“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观点反映了(     
A.诸子百家思想融合B.社会转型势在必然
C.大一统的理想追求D.封建地主阶级兴起
2024-02-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某学派创始人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下列关于该学派创始人及其思想主张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学派创始人是老子       ②他的代表作是《春秋》
③他追求天人合一             ④他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史记·乐书》记载:“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这一表述认为,古代明君推崇音乐意在(       
A.尊重个性自由B.注重礼法并用C.重视自我娱乐D.强调道德教化
2024-02-20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