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商鞅则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事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据此可知,他们(       
A.强调反思西周的礼教B.主张为政应因时而变
C.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D.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子贡被认为是儒商鼻祖,得到鲁、卫等诸侯国君的敬重。有学者认为,子贡是借助了孔子弟子的身份,并恪守忠恕理念,构建起广泛的人脉,才形成了遍布四方的商业网络,以致“家累千金”。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广泛用于商业B.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质变
C.重商主义观念开始兴起D.义利价值观得到较好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老子主张(       
A.顺应自然B.天下为公C.为政以德D.革故鼎新
2024-01-1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1)“仁”
(2)“礼”
(3)“为政以德”
(4)“有教无类”
A.(1)(2)(3)(4)B.(2)(3)(4)
C.(1)(3)(4)D.(1)(2)
2023-10-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一家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一家是指(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
2023-06-10更新 | 9325次组卷 | 6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铁路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墨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三人的这些言论都(     
A.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B.否定传统社会秩序
C.说明复古已成为潮流D.具有强烈民本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篱草,草上之风必偃”,他认为只有统治集团的贤明,才能够实施“爱民,惠民”“使民于义”,若实行暴政,必然会导致天下大风,最终丧失政权。这体观了孔子(     
A.“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B.“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C.“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D.“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022-10-15更新 | 363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