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儒家与墨家的言论(节选)

言论

出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

上表体现出儒墨两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A.用忠君理念推进国家治理B.借兼爱思想减少各国争端
C.以道德自律促进社会和谐D.因社会动荡同情平民阶层
2024-03-30更新 | 260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一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2023-08-17更新 | 1591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4 . 孔子重视仁德在治国中的作用,曾说“子为政,延用条?子欲善,而民善矣”;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两者对仁王之治的认识反映了(     
A.儒道思想趋同B.政治理念的相通性
C.社会秩序混乱D.阶级立场的差异性
2023-07-18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
2023-06-10更新 | 9400次组卷 | 6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90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尚书》中称君主、诸侯、公卿大夫为君子;《诗经》中,除了具有德行的统治者称君子外,女性的丈夫也称为君子;而《论语》中,孔子称有德行的人都是君子。君子内涵的演变(     
A.加速了王权与族权的分离B.体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变
C.适应了大变革的政治需求D.折射出西周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8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漫画,下列所述与该漫画内涵最为相似的是(     
A.“仁者爱人”B.“见贤思齐焉”
C.“天行有常”D.“威武不能屈”
2023-05-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华文化和儒学发展历程图。该图(     
A.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性
B.“奠基”阶段儒学备受统治者重视
C.“繁盛”阶段代表有朱熹和王阳明
D.近代的分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
2023-05-0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儒家学派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通‘叛’)矣夫”;道家学派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对礼的不同认识表明两派(     
A.所处阶级立场不同B.学术观点迥异
C.目的上具有相通性D.思想主张趋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