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3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摘编自《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统治者以自己的智慧统治城邦,辅助者以自己的勇敢保卫城邦,工匠商人农民等节制欲望、接受哲学家的智慧统治。……当城邦的这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

——柏拉图《理想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的主张不被当时统治者接受的主要原因。
2020-04-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