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B.稳定社会秩序
C.重建西周的礼仪制度D.追求道德完善
2022-05-04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 .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都对个人品质与国家状态提出了自身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三代(夏、商、西周)的制度是相承的,一贯的,周王朝的统治将百世不替的延续下去,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理想国是依托正义这个中心建立起来的,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有两个层次:一是个人的正义,二是国家的正义。“国家的正义”指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由正义而产生的节制、勇敢、聪明等品质,这样的城邦才能井然有序、保持稳定。“个人的正义”的含义是“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于宁《柏拉图与<理想国>》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的有效手段。结合所学,指出“有效手段”的内涵。
(2)据材料二,分析“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理想国设想的现实依据。
(3)综合两则材料,归纳孔子与柏拉图所追求的“个人品质”和“国家状态”上的相同点。
2022-04-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思想主张。下列选项属于儒家的是
A.“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B.“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末期,礼包括贵族交际中的礼节及贵族婚丧嫁娶等的典礼。当时儒者依靠襄助这些典礼和教授仪文为生,“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及弟子将当时的交往礼仪和各种典礼整理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礼》。他传承古典文化的原则是“述(记述)而不作(修改),信而好古”,但在传承礼的细节上偶有取舍,例如冕,古礼用麻,时人用丝,孔子遵从民众习惯,因为当时用丝廉价;又如古礼臣拜君于堂下,而当时臣拜君于堂上,孔子采用古礼。孔子传承礼的指导思想是“忠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忠”的意义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六经中,《礼》是孔子常讲和弟子必修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孔子重视礼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评价孔子对礼的传承。
2022-02-20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展开,主要包括“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沽”的货殖观等内容。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A.中庸之道B.克己复礼C.以民为本D.天下为公
2022-01-14更新 | 622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虽“罕言利”,但他不排斥“利”,且表明在“义以为上”的前提下,可追求合理的利益与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主张“以义制利”,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匀是导致纷乱的根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强调“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能称之为财富”,懂得“以德生利”才是长久之道。在财富分配的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公有制”的原则。在理想国中,国民谁也不能拥有私有财产,统治阶级——哲学家和武士“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能够拥有“金和银以及凡希望幸福的人们常有的一切”。柏拉图同时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物质财富仅是一种下等财富。

——摘编自朱晨蕾《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论之比较分析》

(1)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财富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据材料比较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观的异同,说明他们的财富观对当今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8 .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秩序混乱,孔子对此痛心疾首,恢复秩序成为其政治思想探究的重要出发点。为此,他主张
A.治国以法,专制集权B.我无为而民自化
C.以道得民,为政以德D.兼相爱,交相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子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B.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C.确立儒家的独尊地位D.推动周朝文化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据此推知,他们
A.要求顺应时代改良政治B.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C.主张维护西周政治制度D.迎合了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