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4次组卷 | 4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荆州中学、荆门市龙泉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5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秋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下列主张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隆礼重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全球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此后数量逐年增长。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正规权威的汉语教学渠道,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和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这表明(     
A.世界各国的文化最终会走向一致B.儒家文化具有可推广的现代意义
C.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具有世界性D.中国积极地向世界输出传统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2年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在构建冬奥会形象景观设计系统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成为设计团队的灵感源泉、文化根脉。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孔子家语六本》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因错把瓜苗的根锄断了,被其父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打晕,曾子醒后向父亲赔罪,还回房弹琴练歌,让父亲放心;孔子听闻此事很生气,对曾子说:“(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B.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盛行
C.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D.精耕细作农业获得大发展
2022-06-27更新 | 2028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也有康有为的孔子;有“细周王鲁”“素王改制”的汉儒公羊学的孔子,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宋明理学的孔子。这反映了
A.儒学的地位不断巩固B.孔子思想具有时代性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中华文化的多元共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经典中,如《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诗经》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这说明
A.古代儒家经典皆为百科全书式著作B.原始儒学孕育了中国传统科技
C.孔子为师意在培养“博学通才之士”D.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相得益彰
2022-05-10更新 | 33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孔子指出,一个人在自我实现的时候,也应充分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个人在充分尊重个体人格的基础上,协调人际关系,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目的。这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B.“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
C.“兼爱”的思想D.“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675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贺炳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