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
2020-02-20更新 | 128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韩非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     
A.世卿世禄制度渐趋崩溃瓦解B.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法家思想成为战国主流思想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韩非子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佚”,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并提出要“废先王之教”,广施刑法。在此,韩非子
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以法治国
C.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研究指出,儒家、道家非是“无生法”的解脱而是“生生法”的成全,儒家所强调的本心主体之自觉与道家注重的天地场域之自然,有利于我们克服现代化之后的困境。该观点旨在强调
A.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儒家“克己复礼”的自律
C.百家争鸣能解决现代化困境
D.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5 .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6 .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被今人称作是展现儒法之争的著作《盐铁论》认为:文学与贤良代表儒家,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中用“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据此可推知,法家
A.与儒家对立而失势
B.思想内容较庞杂
C.因提倡法治而闻名
D.在先秦并未出现
8 . 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9 .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中出现很多类似于“优柔寡断”、“信赏必罚”、“蚕食鲸吞”等成语。这部著作中最有可能体现了
A.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B.克己复礼的主张
C.事异则备变的思想
D.无为逍遥的方法
10 .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