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庄子·天下》认为“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这一古之道术受到墨者的推崇,又指出墨者“生不歌乐,死不服丧”,尊“腓无胧,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的大禹为圣人,但这并非圣人之道,而是“反天下之心”。《庄子》的这一观点体现了(     
A.重归传统秩序的心愿B.对于极端言行的反思
C.道家学说具有包容性D.诸子思想的融合趋势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面对臣子弑君:孔子沐浴而朝,请讨杀君之人;孟子则认为,败坏仁义的君主不是好君主,是独夫,可以杀而代之,称不上“弑君”。这主要是因为孟子(     
A.依据周礼中的君臣等级制度B.不受传统君臣观念的束缚
C.以仁义为标准衡量君主行为D.受到“人性本恶”思想的影响
昨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战国时期,“义”具有公、正、善、节、分等内涵。关于其中的“公”,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荀子提倡:“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提倡:“所谓直者,义必公正。”由此可见(     
A.新兴地主阶级强调等级秩序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C.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D.诸子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
昨日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之前,史官负责对文字材料的归档及档案利用,具有封闭性。春秋晚期以后,封闭的史官制度开始动摇,士阶层迅速崛起,这些饱学之士利用档案典籍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建立私学,使档案典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材料所述变化(     
A.重塑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铲除了周王朝统治的根基D.形成了尊崇儒学的社会氛围
昨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下列项中,属于战国时期新兴且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学派观点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荀子主张隆礼重教,以礼教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重。“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以说是其学说的基本纲领。荀子的政治思想学说(     
A.完全继承了儒家思想B.丧失了儒家基本立场
C.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趋同于法家理论取向
7日内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7 . 在中国古代,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商周时期,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等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陶器、漆器、织物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农耕经济的发展B.不同行业间互相借鉴
C.社会上讲究美学雕饰D.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认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只是)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途)。”据此可知,六家“同归”表现为(     
A.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B.提出政治主张力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C.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D.对天地万物的本源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7日内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家、法家与道家的政治理论


儒家法家道家
问题意识一个礼崩乐坏的世界
重建良善的政治秩序
君主的政治危机
成就霸业的难题
一个偏离“道”的社会
重建合乎“道”的社会
解决方案周朝礼制、政治伦理
实行仁政、君子人格
强君、农战、
法制、赏罚
循道而为、柔弱处下
无为而治、绝圣弃智
理想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以成霸王之名”
“小国寡民”
“至德之世”

——摘编自包刚升《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

结合时代背景,就材料中儒家、法家、道家的政治理论进行历史阐释。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之前,唐、宋有过以古文运动为核心的复古潮流,元代文艺复古思潮就是当时游牧文明对于传统农耕文明时代文化冲击和文明整合的集中体现。忽必烈立国后采取了“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的政治方略,这从根本上确立了元代政治哲学的复古根基。同时随着元朝的统一,南北长期“声教不通”的局面被打破,南方程朱理学迅速北传,程朱理学的思想核心就是要求儒士大夫从精读圣贤经典开始,习古以明今。到元代中叶,天下治平,轻刑薄赋,人民“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呈现出堪比盛唐的繁荣景象。在国家治平的背景下,人们藏鉴书画、器玩的热情大有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以赵孟頫为代表的文人群体提出“宗唐溯古”,从而扭转由于宋金割据所导致的偏安一隅、缺少法度、师心自用的创作弊习,同时也通过复古以创新的方式来适应新王朝多民族文化交汇、多级地域环境并存的特征,实现吸收、调适并最终整合,形成恢宏、融通、大气的创作风貌。

——摘编自邱江宁《元代文艺复古思潮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文艺复古思潮产生的原因。
(2)利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另举一例,论证社会思潮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