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有研究表明,春秋霸主的争霸战略各不相同,各有特色。齐桓公的争霸战略是安民、尊王、亲邻、攘夷。晋文公的政治、经济战略是尊王、利民、讲信、修礼。楚庄王的争霸指导思想是对外以德绥远、对内惠恤安民。该研究旨在强调
A.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
B.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政治理性精神对霸业产生影响
D.儒家思想已成为主流正统思想
2 . 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儒墨争雄储道争锋,“这也是-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跨世纪大辩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急剧变化
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19-08-09更新 | 4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打破了原来“形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提出了“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执法原则,且要求吏民共同守法。由此可知,当时法家主张
A.加强统治秩序
B.实现国家统一
C.追求自由平等
D.维护民众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的治国理念具有
A.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B.开拓创新精神
C.极其鲜明的开放性
D.悦意进取意识
7 . “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B.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2019-06-23更新 | 1133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列举了四位先秦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其共同点是
人物主张
老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荀子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管仲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A.反对征收赋税
B.关注民众生活
C.发展社会生产
D.重视强国富国
9 . 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

儒家吏治观法家吏治观
贤者居位:德治强者为王:刑治
从道不从君君主至上
“出于公心”的荐贤制形式主义的考试制
“内举不避亲”厉行回避制
主信忠臣以私制私,设事防事

A.两者奉行相近似的选官标准
B.儒家吏治在于维护民权
C.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D.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
2019-05-29更新 | 227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2019-05-23更新 | 491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