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物简介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予以深化与发展,提出“存其心、养其性”的修养方法和培养浩然之气的高尚人格追求,深化了孔子的道德修养意识,强化了“仁学”作为“为己”之学,“成人”之学的价值。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依理想的道德追求编制理想社会,以理想社会为参照批判丑陋的现实政治,乃是“为天地立心”
董仲舒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有“为万世开太平”之功
朱熹朱熹继承和融合了北宋以来的儒、释、道家思想,将其发展创新,构建了融自然、社会、伦理于一体的思想体系。他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回答了当时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了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成为权威和思想主流,体现了其“为往圣继绝学”的强烈责任感
徐光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上宦官擅权,大权旁落,战火重燃,造成了粮食大量减产,赋税徭役加重。再加上农民土地不断被侵占,徐光启的荒政思想产生了。他主张藏富于民,反对统治者对农民的过分掠夺。他对于蝗灾高度重视,深入研究蝗灾的特性、蝗虫的生活习性等,提出了一整套对付蝗灾的方法。这体现了他“为生民立命”的人文情怀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根据材料,选取三个人物,谈谈你对张载主张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1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6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综合测训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