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6 道试题
1 . 属邦是秦针对境内少数民族设置的管理机构,在秦统一六国前具有中央与地方双重属性,管理归服的“臣邦”和有蛮夷聚居的“道”;统一六国后,属邦与郡平级,主要在陇西地区辖有县、道,管辖界内的蛮夷和秦人。这一变化(     
A.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促进了中央机构的完善
C.推动西北地区融入版图D.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管辖
2024-03-06更新 | 45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肃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区别于一般的帝国、封建王国或所谓的“早熟国家”,而具有天下性、道统性与科层性的国家性特征。以天下为治理对象,以天命为合法性来源,以天子为最高权威的天下国家是大一统国家超越性的宏观架构。以儒家思想谱系为主要内容的道统观念是古代的“国家学说”。文字的统一是形塑大一统国家韧性的重要初始条件。“书同文”的形成突破了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造成的文化藩篱,为实现跨时空交流与理解提供了初始条件。

——摘编自赵德昊《形塑国家韧性: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延续与不断重建》

阅读材料,任选其中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律中,有一篇名为《内史杂》,有这样的规定:有事情一定要用文字形式向上级请示,不能口头请示,也不能托人找关系。这一规定(     
A.适应了统一帝国的需要B.完成了文字风格的统一
C.避免了腐败现象的出现D.缓解了不同地区的矛盾
4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记载,秦代朝廷督令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吏大力兴办铁农具冶铸作坊,并将其生产的产品出售或赁借给农民。秦代这一做法意在(       
A.增强与诸侯争霸的实力B.提高冶铁铸造技术
C.促进土地的开发与利用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秦朝的郡守有许多辅佐属吏,除了都尉、长史、郡丞等由中央任命之外,其他属吏则由郡守自己决定,一般都是任用本郡人士。这一做法(     
A.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B.助长了地方势力膨胀
C.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D.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6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很多秦律的记载,其中有记载:“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     
A.开辟文书治国先河B.严刑酷法巩固统治
C.发展完善官僚政治D.规范行政管理制度
7 . 下表所示内容,集中反映的是(     
史书记载
《汉书·食货志》战国李悝认为“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规定“使黔首(农民)自实田(自己呈报自有土地)”
《汉书·食货志》西汉晁错曾说“今农夫五口之家”
A.土地私有制的出现B.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
C.庄园经济的封闭性D.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2024-0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秦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巩固统一,秦朝(       
A.创立了郡县制度B.修建了郑国渠
C.镇压了项羽起义D.整顿社会风俗
2024-02-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秦朝时百姓的户籍、征收的粮食都以县为单位保管,地方武装、徭役也以县为单位编制和征发。据此推知,秦朝的县制(     
A.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B.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D.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种制度分别有何优劣?先来看看被绝大多数大臣支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很早,以西周初期为例,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分给王孙贵族、有功之臣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前提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然而分封制的弊端也很明显:时间一久,诸侯与中央关系日益疏远,难免跑出来几个心存异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势力,一旦做大做强,就开始不听朝廷号令。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就是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与分封制相比较,……的优势在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其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郝思新《中国古代治理智慧》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以法削割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汉武帝)从之。

——《资治通鉴·汉纪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而实施的地方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而实施的措施,并写出北宋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
2024-0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