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功绩,宣称“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秦始皇此举旨在(     
A.批驳不义战争B.歌颂郡县制度C.强化政治认同D.宣扬皇权至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       
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B.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C.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2024-01-20更新 | 1152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它既指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也指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要在中央是其基本形式,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

统一的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实际,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不仅发挥出政治功能,也发挥出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卜宪群《大一统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解读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彻底消除北方边疆的隐患
2022-10-25更新 | 79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的秦国,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长官,还是最高军事首领,可率兵出征。秦朝建立后,“太尉掌武事”,地位同丞相,“金印紫绶”。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朝
A.君权遭威胁B.武官受重用C.相权被削弱D.职位专业化
6 . 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
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B.闽南、两广一带
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D.宁夏、陕西一带
2016-1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