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称,称置守、尉、监。更名民日“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
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文字:“迁陵洞庭郡”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024-03-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秦国原来使用的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小篆这一统一汉字书写形式。这一做法(     
A.消除了民族隔阂B.秉承了儒家思想C.实现了思想统一D.有助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秦朝实行的两种土地制度的概况。这两种土地制度的推行(     
制度途径内容
授田制由国家,直接向农民授田。农民本身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具有一定的期限,土地仍然是国家所有。
赐田制通过军功受爵。农民对土地拥有所有权,可以世袭子孙。
A.有利于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B.促使国家统一的实现
C.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经济势力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2023-12-16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又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用,管、蔡、都、霍、鲁、卫、毛、胁、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榜也。凡、蒋、邢、茅、胖、祭,周公之胤也。”荀子也指出:周初“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从之籍记载来看,周之分封皆以土地为主,“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有地者曰君,反之,无地者当然也就不成其为君。

——摘编自梁颖《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材料二   回顾起来,到将近公元前3世纪中期,秦开始了一项看似系统地否定帝国理念的战略。公元前256年,秦的统治者废止了一切帝国礼仪,实际上解散了帝国。十年之后,一位新的秦王一一始皇帝宣布,解体的帝国可以被替代。在后来25年中,他系统地孤立并征服了所有的敌对王国,并宣布他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他宣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换言之,以他为唯一的统治者,一个统一的中国就将享受和平与繁荣。”

一一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个皇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301次组卷 | 29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秦朝政府要员在参与公共活动时,不仅很少提及“上天”,而且在对待“上天”“天神”时,往往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特点。他们更多的是把“天神”作为宣扬秦始皇功德的对象和实现长生不死的工具。这一做法意在(     
A.否定天人感应理念B.凸显皇帝至上的权威
C.重建西周礼乐制度D.推进国家政治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代对文书行政有严格的要求,如文书的发收、拆封、管理、整理记录传递等。为了适应文书行政,秦始皇在统一文字为小篆的同时,对隶书也大力提倡,这些做法的意图是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全国思想统一
C.提高国家行政效率D.表明官僚政治确立
2023-05-13更新 | 50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8 .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表现形式又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摘编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哪一朝代创立?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始皇下令没收、销毁各地的兵器,拆除内地长城与军事要塞,要求决通各国过去在河流险要地方修筑的堤防、疏浚鸿沟并勒令全国十二万富豪家族迁徙到成阳。下列对秦始皇采取的这些措施解读最准确的是(     
A.意在消除原六国地区的分裂因素B.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反映了地方政权存在失序的风险D.实现了对全国地区的有效治理
10 .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实现君主集权B.秦朝政治制度尽善尽美
C.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D.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