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2次组卷 | 45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47次组卷 | 9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2023-10-11更新 | 89次组卷 | 5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出土秦简记载“新地吏(秦国派到新征服地方的官员)及其舍人敢受新黔首(秦新征服地区的百姓)钱财、酒肉、它物及有卖买假赁貣于新黔首而故贵赋。”直接意思是,禁止新地吏剥削新黔首的财物或者在经济上压榨他们。从新出土的秦简能推断出(     
A.暴政亡秦历史结论的虚妄B.秦加重对新征服地区的盘剥
C.秦为统一全国推行新政策D.在新征服地区推行怀柔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023-05-18更新 | 396次组卷 | 22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下列属于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是(     
A.实行禅让制B.建立宗法制C.采用分封制D.推行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秦汉开始,地方官员不仅不能在本籍任职,而且在异地任职的期限一般也不会很长。此做法(     
A.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B.完善了地方监察体系
C.旨在保证中央集权D.杜绝了政治腐败现象
8 .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这印证了当时(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B.人口结构分布合理
C.经济文化重心逐步南移D.官僚政治制度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创设皇帝制度B.全面推行郡县制C.实行郡国并行制D.焚书坑儒
2022-09-17更新 | 1568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评述战国时代列国各有差异的状况:“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国通过战争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虽然从秦代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若干鲜明的差异。但是,秦的统一已经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为“大一统”奠定基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2022-09-07更新 | 898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