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02年出土近3万枚湘西里耶秦简,涉及秦朝当时政治、经济、邮传等各个方面。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秦朝管辖湘西地区的是“黔中郡”。但里耶秦简的记载证明当时不存在“黔中郡”,湘西地区是由“庭郡”管理的,《汉书》记载亦佐证了这一结论。材料说明(     
A.实物史料决定史学研究结论B.《汉书》内容更具史料价值
C.考古成就利于探寻历史真相D.秦朝的原有认知不具科学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所示文物为出土于西安秦始皇陵的秦“两诏铜斤权",铜权表面刻廿六年始皇诏书40字和二世诏书59字。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两诏铜斤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两诏铜斤权
A.所刻文字为李斯采用隶书体例书写B.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C.是秦朝统一货币措施的重要实物证据D.反映出青铜器是秦朝的主要生产工具
3 . 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了秦朝邮筒“迁陵以邮行洞庭”,同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也频繁出现“洞庭郡”。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的记录。这说明(     
A.考古发现可以弥补史书不足B.文书制度拓展了秦朝的疆域
C.秦朝郡县制的情况难以考证D.两种文献史料无法相互印证
2023-12-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20026月,湖南湘西里耶镇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至今已出土数量达36000件。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之年到他去世,一年不缺。这11年,正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分量很重的11年,而此前有关秦始皇帝王朝的原始文字,包括石刻等,不足千字,这一发现,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珍贵材料,同时它也将改写和填写正史有关秦史的大片空白。


(1)请推测这批书写在竹简上的秦朝文书档案的主要文字字体。并简要说明理由。
(2)公元前3世纪末,如果从湘西里耶镇(今湖南与重庆交界处)走水路到桂林郡,要经过哪一人工运河?
(3)文书档案中发现有大量的秦代官方邮书,有的邮书上还有“快行”的字样,表明秦朝政府那时已经有了一整套邮书的寄发、运行、签书制度。结合所学说明秦朝建立这一完备的邮政制度的必要性。
(4)柳宗元说:“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2-04-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百年上下求索,考古发现中国。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不准确的是(     
考古成果历史解释
A1972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彩绘木鸠杖”,杖高196.5厘米,顶端有鸠鸟横卧。体现了汉朝政府对老人的优抚制度
B2002年湖南里耶遗址出土“书同文字”木方,用朴拙的篆书记录了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的字形与字体的规范。出土文献中的秦简均以篆书书写
C2004年西安发现734年逝世于中国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写有“衔命运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是唐朝与邻国开展文化交流的例证
D2013年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出土了大量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其铸造时间为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公元491-518年)。北魏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往来比较频繁
A.AB.BC.CD.D
2023-07-3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中出土于甘肃天水的“秦铜诏铁权”(砝码),上面刻有篆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件文物可以

①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资料
②用来研究秦朝郡县的设置问题
③用来研究秦朝衡器的标准问题
④用来研究秦朝的文字统一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考古发现,陕西的西安、咸阳、礼泉、宝鸡,甘肃的泰安,江苏的盱眙,山东的邹县、诸城,山西的左云、右玉,都先后出土过秦朝的标准衡器或量器。这一发现说明,秦朝
A.统一度量衡制在全国推行B.建立了广阔的统治区域
C.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加强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
2019-12-05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同步练习卷: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9 .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