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2023-04-17更新 | 927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     
A.“废分封,行郡县”B.“明法度,定律令”
C.“六王毕,四海一”D.“设三公,置九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朝建立初期,秦始皇开展了“议帝号”、颂“秦德”、推行秦之“法式”、提倡“忠”之政治伦理等“合法性叙事”的活动。这些活动
A.使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践行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C.消除了六国对社会影响D.意在强化对秦政权的认同
4 . 如图是湘西里耶古城一号井遗址出土的秦代《户曹上计文书》木牍,下列对该历史文物评述正确的有

①汇总了所辖诸县当年户口垦田等情况
②御史承担参与对该类文书审核的工作
③文书是秦朝推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
④审核结果是中央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定六国后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土,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来进行管理?围绕这个问题,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展开了一场讨论。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六国刚刚被消灭,形势不稳定,特别是燕、齐、楚三国故地与关中根本之地相距遥远,如果不设置封王,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无法镇抚,主张在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封立皇子为王。这一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普遍赞同,但当时担任廷尉的李斯坚决反对这种意见……秦始皇认为:过去之所以战争连绵不止,就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是又要制造战争因素,会导致纷争。如此而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所以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唐)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引自《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不安定的因素及其针对性政治举措。
(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唐太宗治国思想和治国理政的法律原则。
(3)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下列观点中的一个进行阐述:①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角度,以秦始皇为例,分析指出秦初采取的经济军事措施及其理论基础。②从“存百姓”之“存”的立场出发,以唐太宗为例,分析指出唐前期在经济层面践行“存百姓”的政策及具体内容。
2020-12-0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人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贯九州。五岭青云漓水落,三湘黄叶洞庭秋。悠悠岁月添人事,渺渺江波少物流。故道如今成古迹,申遗岂为稻粱谋。”诗中的古迹
A.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C.位于当时的“西南夷”地区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学者认为有一项制度对于秦国的强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秦国统一之前“论功升进和以能取人”的体现,但一统天下后仍实行此制度有一定的滞后性,与暴政和二世而亡有必然的联系。该制度是
A.世官制B.军功爵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征服“百越”时,嬴政派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主持开凿了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并于公元前214年竣工,这就是兴安运河,唐以后称灵渠。这条运河
A.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B.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C.在唐以后逐渐受到人们重视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
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2020-05-14更新 | 1448次组卷 | 6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019-01-19更新 | 346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