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及主要影响。
(2)结合图2 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2024-03-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2017年10月广西象州县在一处河滩上发现一批铜箭镞和秦半两钱币,其中钱币共计14枚,既有战国时期秦国铸币,也有秦统一后发行的钱币。对这一发现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出岭南与中原有经济交往B.实证了秦在象州设桂林郡之说
C.钱币的数量太少研究价值不大D.说明秦朝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
3 . 谁是“千古一帝”?

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满怀激情地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在诗篇中他把秦皇和汉武并论。基于此,某班举办了一场辩题为《“秦皇”“汉武”谁的功劳更大》的课堂辩论赛。请你结合这次活动,探究完成相关问题。


(1)辩论赛开始之前,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几则材料,用以作证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巩固政权方面的相似性,你觉得其中不可能包含的材料是(双选)(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重视儒学
C.都铸造统一的货币D.都建立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2)正方所持观点是“汉武帝功劳更大”,反方所持观点是“秦始皇功劳更大”。为了论证本方观点,反方辩手出示了以下三幅图片,并提出,秦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加强统一的措施,在青铜器上也有较充分的反映。请将下列图片和统一措施配对。

(3)正方辩手提出“秦始皇的暴政使秦二世而亡,其功劳无法与巩固加强大一统国家的汉武帝相比”的观点,反方辩手则选用“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以反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的哪些制度?这些制度有怎样的意义?
2024-03-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秦始皇废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汉武帝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发挥儒学教化功能。二者的教育教化政策都(     )
A.以巩固大一统政治局面为根本目的
B.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
C.是外儒内法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体现
D.推动了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有的史籍称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史记》中“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皇帝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创立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2024-03-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秦朝道路的种类及用途。这些道路的修建(     
种类用途
驰道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的交通干线
直道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
新道通向岭南的道路
五尺道在西南山区修筑的道路
A.保证了秦代经济的高度发展B.有利于消除地区间差异
C.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维护了秦朝的长期统一
7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首先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上,通过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为古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中央官制演变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123
朝代____________
中央官制____________

(2)图2较图1所示中央官制有什么重大变化?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二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削减灾区赋税   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皇帝,皇帝赞许之,遂令大臣丙负责执行。


(3)根据图3,大臣甲、乙、丙分别代表了哪一机构参与国事讨论。执行A、B、C方案的部门分别有哪些?
①大臣甲所在机构____;乙所在机构____;丙所在结构____
②执行方案A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B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C的部门____
(4)史家钱穆在《国史新论》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联系材料一中示意图中央官制的变迁,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4-02-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       
A.直接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效巩固了秦王朝统治D.展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     
A.使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B.说明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使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决策失误
2024-01-24更新 | 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