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泰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河南地”,“发诸尝适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

——摘编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

材料二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的原因,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相关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
2 .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伐邽冀戎后“初县之”,以及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初县杜郑”。据此可判断
A.西周分封制已瓦解B.春秋时期县制已经初创
C.秦始皇推行郡县制D.秦国商鞅普遍推行县制
3 .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宫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
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D.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2020-02-09更新 | 703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过关考试(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所立的琅琊碑文中记载:“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上农除末。”据此,可以推知秦朝
A.重儒思想的治国理念B.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C.法儒思想的合理并存D.焚书坑儒的专制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公元前219年,琅邪石刻记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材料中的“皇帝”指(   
A.黄帝B.周武王C.秦始皇D.明太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修筑的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
2019-10-14更新 | 1059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北部边防B.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C.是岭南地区归人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政权的版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淹谷,千八百里”。后经学者考证,该工程为
A.秦长城
B.直道
C.五尺道
D.灵渠
9 .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时的三公,主持国政,号称万石之官,是朝廷的中枢职官。秦代的“三公”
A.权力地位相同
B.对皇权构成威胁
C.拥有世袭特权
D.由皇帝直接任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