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秦朝历史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A.秦统一的背景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秦统一的过程D.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面是某学生在课堂学习后记录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A.秦统一的背景B.秦统一的过程
C.秦统一的方式D.秦统一的意义
2023-10-1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西至临逃,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寨,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A.秦统一的背景B.秦统一的过程C.秦统一的方式D.秦统一的意义
2023-10-08更新 | 322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秦朝的诏书版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状、绾均为人名),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版文所述历史事件的背景包括。

①人民渴望统一②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③民族交融加强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0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要背景是毛笔、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曾经成为秦朝统一的官方文字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贵族政治体制建立
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
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儒学仁政思想的影响
B.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D.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是汉字“王”由甲骨文演变为隶书的发展过程,导致该字写法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王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诸侯征战挑战王权D.频繁使用导致文字趋简
2024-05-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始皇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的郡县制之所以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原因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官吏由中央和皇帝任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